作者:天空投资国际集团总裁周文
版权申明:本文系作者原创,版权为天空投资国际集团所有,转载时不得删减并保留作者名字。
移动互联网时代到底改变了什么?
对消费产业来说,从以往的渠道为王到内容为王,尤其是5G时代内容渠道和内容形式的多样化,都会持续推动整个消费行业的变革。
电商领域也有变化,以前是人找货的模式,消费者通过搜索商品,到电商平台直接购买;现在模式从人找货过渡到了货找人和场找人,推荐和匹配的逻辑发生了根本变化。
消费时空也在不断延伸:以前消费者往往是需要商品的时候就来买,买完就走;现在消费者会在看公众号或短视频中偶然触发购买需求,时间可能在凌晨三点钟。
在这个“万物皆媒”的时代,消费者接触到的媒体实在太多了,营销逻辑从原来的少平台、大曝光变成了现在的短传渗透。
对营销界来说,近年来中国市场上涌现出一批定位新奇、营销巧妙的新锐品牌,展现出与传统品牌截然不同的气质“爆红”方法论。
新式茶饮有奈雪的茶;咖啡有三顿半;美妆有完美日记;饮料有元气森林等等。
从网红品牌到国货之光,它们是如何做营销的?
风头正盛的新品牌和老品牌的顶层设计路径截然不同,我们的品牌打造理论要换教材了。
以往的品牌建设往往高举高打,会在一个概念下策划出几个品类,围绕这些品类占领传统传播矩阵,尤其是电视、纸媒、户外广告牌等。
再通过专业化的内容生产去放大声量,这个过程可以总结为“概念化+饱和式广告+全渠道占领”。
用差异化的定位彰显特色,再以饱和式的广告投放,卡位用户心智,接着尽可能多占领终端货架,拦截消费者。
当前进入消费者视野的国货品牌不这样做,他们的打法转换成“爆款单品+内容种草+私域运营”这套组合拳。
新国货的人群定位更精准,也更小众,品牌策划强调调性,必须一眼入魂,用超级符号造就品牌的话题感与稀缺性。
同时要制造爆款,针对一款产品、一个场景、一个IP、一个人设、一个故事,不断从各个角度用微小的创新勾起消费者的兴趣,抢占消费者初印象。
接下来在社交平台(主要是抖音、小红书、B站、微信、知乎五大平台)进行高密度、系统化的“种草”,积累起口碑势能,绕过庞大的渠道体系,采用DTC(Direct to Consumer直达消费者)营销打法,引导用户成交,接下来用各种方式将用户导入私域流量池,留住用户,提升复购。
1、 抖音:
抖音月活7亿,用户数8.42亿,抖音每天获得1200亿次的播放,每天产生3亿次搜索,全国每3.5人就有1人打开抖音。
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想要做互联网精准营销,抖音一定是你绕不过去的方式。
在过去,做营销的人都知道,传播和销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抖音平台的成熟度可以实现传播和销售一体化。
抖音的内容,以“短、快、新”的视频GET用户兴趣点,激发互动、引发病毒式传播和流量推荐。
抖音是去中心化的,它的推荐机制非常公平,只要内容足够好,就能上热门。
《失控》作者凯文.凯利所说:“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
如何让你的客户目光停留?
通过精美的视频+音乐+情节,能让商家的产品直观鲜明地展现在粉丝眼前,再加上粉丝效应,就更容易实现带货转化了。
无论是你的BGM,还是高颜值的产品工业设计,还是一句让人听完就醉的slogan都是带动流行的关键。
PC时代奉行的是“流量为王”,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特征是“流行即流量”。
坊间戏称:“抖音一分钟,人间一小时。”
什么样的品牌适合玩抖音:
高频、场景化的产品;
自带科普属性的产品;
具有创意和新奇的产品;
品牌领导人自身优势;
拥有企业文化的品牌;
可见,重要的不是产品本身的属性,重要的是能否找到你的产品和抖音之间的链接。
抖音旗下的抖店是电商商家实现一站式经营的平台,为商家提供全链路服务,帮助商家长效经营、高效交易,实现生意的新增长。
小红书是一个生活方式平台,创始人毛文超和瞿芳,推出10年,其顾客以年轻女性为主,她们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交流购物体验。
有人称小红书是Instagram和Pinterest这两个美国照片共享应用的中国结合版,实际可能更广义。
互联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小红书月活2.6亿,月活创作者2000万,笔记日发布量达到300万+,70%是90后,超50%来自一、二线城市,男性占30%,入驻品牌65万个。
小红书为新品牌建立起一套系统且完整的B2K2C(商家到关键意见消费者再到消费者)商业成长模式,因此被称为“国民种草神器”;它成功从0到1孵化出消费独角兽“完美日记”,而这个互联网美妆品牌的线上“种草”方式,也被后来者广为借鉴。
在孵化品牌方面,小红书有着天然的优势:从UGC(普通用户产生的内容)社区分享起家的小红书诞生了大量的博主,他们被小红书称之为KOC(Key Opinion Consumer),即关键意见消费者,能通过自己的分享影响粉丝产生消费行为。
平台上有超过3000万个KOC(指小红书平台素人,粉丝数量一般不超过1万人,是尚在成长中的KOL),单日80亿次笔记曝光,这些分享内容具备长期影响社区用户消费决策的长尾价值,因此小红书也成为很多人的消费决策入口。
3、 B站:
2021年3月29日B站正式在香港二次上市,发行价定为808港元/股,是截至发行当日的港股市场第二高股价,并计发行2500万股公司Z类普通股,募集资金净额198.7亿港元,上市时总市值报3325亿港元。
2018年3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之初,B站市值只有32亿美元,为什么会有如此迅猛的增长?
为什么看似小小的B站却能吸引腾讯、阿里和索尼等巨头纷纷成为其股东?
B站日活9030万,月活3.33亿,月均活跃UP主达380万。
从某种角度说:B站=年轻人,范围下至15岁的中学生,上至80后,他们每天会在B站上花费75分钟。资本市场毫不掩饰对B站的偏爱,显然是看好未来中国年轻群体的消费能力。
B站与爱奇艺、腾讯视频并称国内三大长视频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地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消费者也越来越多趋于理性,从相信广告的“盲从式消费”,到如今相信意见领袖的“知识型消费”。
长视频比短视频更容易输出专业的知识内容,所以B站也正成为影响人们获取消费决策的知识渠道之一。
4、 微信:
月活13亿,仍稳坐“第一国民APP”宝座。
淘宝当初用了十年时间发展了不到1000万从业者,而微商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拥有了超过1000万从业者。最新预测,2023年微商从业者将达到3.3亿。
视频号是微信生态中“最靓的仔”。
从用户端来说,用户时长接近朋友圈时长的80%,基于算法推荐的视频播放量同比去年增长超过400%。
从创作端来说,2022年日活创作者数量和日均视频上传量同比涨幅均超过100%,平台原创内容播放量同比提升350%,万粉及以上的创作者数量增长308%,点赞10W+的爆款内容增长186%。
从商业端来说,2022年视频号直播带货销售额同比增长超8倍,平台公域购买转化率提升超过100%,客单价超过200元。服饰、食品和美妆类是最畅销的类目。
从生态端来说,视频号直播带货已经连接了超过1000家服务商,他们贡献了超过30%的销售额。
视频号已经形成一套公域至私域的流量沉淀打法,创作者可以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借助平台推荐机制以及搜一搜、附近等微信公域入口持续获得流量。商家还可以通过加热直播间、加热短视频等方法快速扩大视频号规模,加速私域资产沉淀。
视频号与企业微信、公众号的连接,更便捷地将目标用户转化为私域的一员,同时连接到每个用户的微信和朋友圈,为品牌精准营销奠定了基础。各种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将流量在线上、线下进行转化。
除了视频号之外,基于微信生态的有赞拥有社交电商、新零售、美业、教育及有赞国际化五大业务体系,通过旗下的社交电商、门店管理和其他新零售SaaS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全面帮助商家解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遇到的推广获客、成交转化、客户留存、复购增长、分享裂变等问题。
5、 知乎:
知乎用户4亿,日活8000万。
知乎是一个中文互联网高质量问答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于2011年正式上线,以“让人们更好地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为品牌使命。
2022年4月22日,美股上市公司知乎(证券代码:ZH.N)在港交所实现双重上市。
知乎是最大的中文社区之一,平台聚集了海量的高净值用户群体,潜藏着巨大的商业流量,企业在知乎进行营销布局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获客、品宣渠道。
如何在知乎进行系统性的营销也是很多企业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
首先,我们进行知乎营销要弄清楚知乎营销的本质是观念型内容营销。
知乎是一个高质量内容高发地,因为内容分享和问答聚集了大量的内容类受众群体,知乎官方也一再强调“内容生态驱动商业成长”。
不同于视频营销平台,知乎平台仍以传统问答式和文章输出式内容营销为主,内容营销不同于视频营销的“短、快”式营销效果,内容营销存在着极长的半衰期效应。
综上所述,五大平台各有特色,根据企业产品不同、定位不同、预算不同,需要结合五大平台的优势,形成营销矩阵。
笔者首创的“互联网爆品+精准营销五行方略”将互联网平台的特点和中国传统《周易》中的“五行相生理论”相结合,可以概括如下:抖音短视频的娱乐型内容(娱乐五行属金)→知乎/公众号软文的观念型内容(观念五行属水)→B站/视频号长视频的知识型内容(知识五行属木)→有赞/京东/拼多多/抖店电商的产品型内容(产品五行属火)→小红书种草的分享型内容(分享五行属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由此形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